2019年5月17日星期五

物流井噴背後的喜與憂



  今年第二季度開始,我國常態化進入單日快遞小三通億件時代!從2012年的不到57億件,到2016年的312。8億件,我國物流務量連續5年保持了平均50%以上的增速,市場規模自2014年開始穩居世界第一。5年來,中國快遞“火”起來,成為經濟發展的一抹“亮色”。

  經濟下行壓力之下,依舊能夠爆發式增長的行業有哪些?物流一定名列其中。如果再將條件縮小為“你見證並支持了它的發展”,恐怕答案就只剩下物流。

  可以說,物流就是中國經濟的“黑馬”。幾年過去,人們驚訝地發現,這匹黑馬持續創造著奇跡,不僅已是“互聯網+”時代的重要支柱,而且幾乎成為國人消費生活的剛需。僅僅8年間,中國快遞的業務量就從10億件增長到100億件。2014年,業務量超過美國,躍升為“世界第一快遞大國”。2016年,業務量更是突破300億件大關,同比增長53%。如果按照13億人口計算,相當於人均發送了23件。

  曾幾何時,物流被視為網絡購物的配角,如今卻更像是中國經濟的一部發動機與助推器,同時還吸納了數百萬人就業,已無人可以小視。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績,不僅得益於郵政業政企分開釋放的巨大空間,更與電商時代帶來的需求井噴直接相關。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時,美國《洛杉磯時報》就說,如果中國在過去10年沒有形成8000多家快遞,絕不可能達到今天這樣的規模。可以說,物流在成就電商的同時,也成就了自己。

  “便宜且快”是物流的價值所在,更是中國物流在國際上的標簽——國內的快遞費用只有美物流公司國的1/6。這其實不難理解,物流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,而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較發達國家低得多;同時,中國城市的人口密集度更高,這意味著快遞員的投遞成本會降低,可以做到“薄利多銷”。因此,在經濟崛起和大陸貨運消費升級的背景下,物流的異軍突起絕非偶然,而且比其他國家更有優勢。

  然而,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,就會到達所謂的“瓶頸期”,物流同樣也不例外。之所以能夠做到“便宜且快”,甚至快遞價格逐年下降,是建立在殘酷競爭的基礎上,而同質化競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帶來問題。首要的問題就是盈利能力降低。長久以來,很多快遞企業都是走“以價換量”的道路,憑借快件數量的上升和“壓榨”快遞員得以發展。以天貓雙十一銷量為例,從2012年至今,增速已從165%下滑到32%,這意味著快遞行業目前每年近50%的業務量增長速度很難維持下去。因此,隨小三通貨運著競爭導致的業務量上漲乏力,以及人力資源成本的不斷提升,老路已經快要走到盡頭。

  於是,近年來不少快遞企業尋求上市,試圖以擁抱資本市場的方式“二次點火”,但如果沒有新的盈利模式,依舊很難有長遠的發展。於是,快遞網兩岸貨運點倒閉、快遞員停工、快件積壓等情況時有發生,而產業整合只要開始,必然會有一批企業被淘汰掉。如果再考慮到三輪車、電動車在街頭肆意穿行引發的監管問題,快遞員無合同、無社保、收入下降引發的流失率高和招工難問題,就更加令人擔心,這些曾經的優勢,也在今天成為物流必須面對的難題,更制約著快遞企業去占領國際市場。

  如果說快速擴張、粗放經營和低價競爭是物流的1。0時代,兩岸物流那麼2。0時代的特點,顯然是差異化服務和高附加值。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,雖然“更快”一定沒問題,但要是還想“更便宜”,恐怕就會越來越難了。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